杜甫五律《重题郑氏东亭》读记
(小河西)
据《新安县志》:“(郑)驸马坟占地四十亩,中有三冢,即郑潜曜墓。”郑潜曜是玄宗驸马,其妻子是玄宗和皇甫淑妃之女。皇甫淑妃开元二十三年病逝。两年后她的儿子李瑶被武惠妃设计谋害。她的女儿后来嫁郑潜曜。因受武惠妃蛊惑,玄宗曾冷落皇甫淑妃及子女。天宝五载(746)冬,皇甫淑妃病逝十年之际,郑潜曜曾请杜甫作《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》,时杜甫已在长安。此诗或作于天宝初某年秋,时杜甫居东都。
重题郑氏东亭(杜甫)
题注:在新安界
华亭入翠微,秋日乱清晖。崩石欹山树,清涟曳水衣。
紫鳞冲岸跃,苍隼护巢归。向晚寻征路,残云傍马飞。
翠微:青翠掩映处;泛指青山。《赠秋浦柳少府》(李白):“摇笔望白云,开帘当翠微。”
清晖:明净的光辉。《咏怀》(魏-阮籍):“微风吹罗袂,明月耀清晖。”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昏旦变气候,山水含清晖。”
崩石:崩裂之石。《阆山歌》(杜甫):“松浮欲尽不尽云,江动将崩未崩石。”《峡险》(宋-苏泂):“崩石惊船过,盘涡逼棹移。”
欹(qī):斜倚。曳(yè):拖曳。
清涟:水清澈而有波纹。《伐檀》(诗经):“河水清且涟猗。”《过始宁墅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白云抱幽石,绿筱(xiǎo)媚清涟。”《爱莲说》(宋-周敦颐)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
水衣:水苔。《杂诗》(晋-张协):“阶下伏泉涌,堂上水衣生。”《咏蛱蝶》(梁-萧纲):“翠鬣(liè)藏高柳,红莲拂水衣。”
紫鳞:紫鳞鱼。《渔父歌》(唐-李颀):“绿水饭香稻,青荷包紫鳞。”《观鱼潭》(李白):“日暮紫鳞跃,圆波处处生。”
隼:一种猛禽。《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》(唐-李峤):“弓鸣苍隼落,剑动白猿悲。”
向晚:傍晚。《晚霁登王六东阁》(唐-张九龄):“连空青嶂合,向晚白云生。”《乐游原》(唐-李商隐):“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”
征路:征途。《还都道中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鸣鸡戒征路,暮息落日分。”
大意:华美的亭子嵌入满山青翠,秋天的太阳散乱洒下清辉。(“乱”字重要。)像要崩裂的巨石斜倚山树,清清的涟漪拖曳水苔。(“崩石欹树”、“清涟曳苔”啥意思?)紫鳞鱼对着池岸跳跃,苍鹰为护巢而飞归。(“紫鳞”、“苍隼”要干啥?)天色已晚俺寻找回家的路,残云和俺骑的马一齐奔飞。
诗意串述:此诗较费解。如理解为写郑氏东亭美好的秋色或写乱后东亭荒凉之景,一些意向的选取和用词均不知所云。这首诗重点写“郑氏”。写此诗前,或杜甫曾拜访郑驸马。郑或含蓄透漏了自己处境的一些信息。此诗或是这次拜访的记录。此诗首联写景。华贵的亭子嵌于“翠微”中,景色是不错的,但因“秋日”照耀,“清晖”已乱。次联续写景。山树斜倚“崩石”,“清涟”拖曳“水衣”。树倚崩石,言有危险;清流曳苔,言很累。三联再写景。“紫鳞”欲上岸,“苍隼”来“护巢”。作为不受皇上待见的皇亲,也许吃饭穿衣没啥问题。但其生活不一定幸福。因为他们或伴随着危险,需提心吊胆。(临晋公主的哥哥在皇甫淑妃死后两年被赐死。)他们在特定时期甚至会向往平民生活。当然,毕竟是皇亲,宫中也或许还有“苍隼”保护。本诗中间二联的“崩石依树”、“清涟曳苔”、“赤鳞冲岸”、“苍隼护巢”或皆有所指,但具体本事不可能查到。末联写天晚时自己急忙策马离去。马在奔驰,残云也在飞驰。残云或是指杜甫心中疑云。杜甫作为一介平民,很难理解郑驸马和临晋公主的遭遇,也很难有他们的感受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